中西医结合营养科

保健知识

如何健康饮食?一文读懂我国最新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推荐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9日 点击数:
摘要: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其中必须引起大家注意的便是超重和肥胖引起的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各种癌症。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危险因素,那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那么,怎样的才是适合我们现代人的健康的饮食模式呢?

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北京发布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指南推荐的健康饮食到底有哪些原则。

 

准则一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核心推荐:

●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良好的膳食模式是保障营养充足的条件,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包括五大类,即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类和坚果、油脂及盐。

谷类食物,也就是主食,是人类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目前我国许多居民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不吃主食的饮食能减肥,因而比较健康,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只有食物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才能提高我们机体免疫力,降低肥胖、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准则二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核心推荐:

●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  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 000步。

●  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

●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目前常用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 岁)的 BMI 应在 18.5~23.9 kg/m2,65岁以上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和BMI应该略高(20~26.9kg/m2)。

 

身体活动是每天必需的生活内容之一,我们通过运动可以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增进健康、愉悦心情。所以应该把运动融入我们的生活,加强锻炼。

 

准则三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核心推荐:

●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根据调查,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有所减少,水果、全谷物、奶类、豆类摄入量也仍处于较低摄入水平的现况,这应该是造成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视黄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类食物,有助于改善我们整体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水平不足、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准则四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核心推荐:

●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

●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

●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  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

●  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目前我国居民畜肉、禽肉、鱼和蛋类的食用比例不适当,畜肉摄入过高,鱼、禽肉摄入过低。增加鱼类摄入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及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过量摄入畜肉能增加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和肥胖发生的风险。烟熏肉则可增加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调整肉类摄入的比例,并且多吃新鲜的肉类,少吃腌制品。

 

准则五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核心推荐:

●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  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

●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约等于18.75ml的酒精,相当于一般浓度啤酒500ml,或一般浓度白酒35ml)。

 

目前我国居民油、盐摄入量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糖摄入量持续升高,成为我国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高盐(钠)摄入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脂肪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当添加糖摄入量<10%能量(约50g)时,龋齿发病率下降;当添加糖摄入量<5%能量(约25g)时,龋齿发病率显著下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儿童青少年龋齿和肥胖的发病风险。

 

饮酒可增加肝损伤、胎儿酒精综合征、痛风、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生风险;过量饮酒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准则中15g的酒精,

 

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高,在外用餐,购买甜品、含糖饮料的行为比例大幅提升,过量摄入盐、糖、脂肪及酒精的机会便在不知不觉中大大地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强化清淡饮食的意识,培养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以及自我控制能力。

 

准则六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核心推荐:

●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

●  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 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 500ml。

●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建立良好的饮食规律,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在外就餐比例增加。规律三餐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而暴饮暴食、经常在外就餐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

 

我国居民饮水量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含糖饮料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而饮水过少引起的脱水状态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的患病风险。

 

准则七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核心推荐:

●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

●  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  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

●  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随着国民购买预制、包装食品的行为越来越多,学会如何通过标签来选择适合的食物就非常重要。并且,要尽量选择新鲜的食品,学会自己烹饪食物,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准则八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核心推荐:

●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

●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  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

●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  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最后,指南对卫生用餐、文明用餐也提出了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食品浪费现象广泛存在的问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落实膳食指南、推进文明餐饮,促进“新食尚”的重要举措。





录入:中西医结合营养科通讯员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