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

特色技术

直肠脱垂

作者:王万川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7日 点击数:
摘要:

来自南海的八旬婆婆因为大便后肛门多出来”一坨”,到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肛肠科就诊,诊断为重度直肠脱垂。


王万川主任医师介绍: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通常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引起肛门黏液渗出、出血、大便失禁或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哪些人容易患直肠脱垂呢?

①先天因素:常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在久病、久泻或营养不良等诱因下常导致直肠粘膜脱出。好发年龄1~5岁。部分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愈。

②长期的腹压增高:排便时看书、玩手机总之在厕所中久蹲不起者,有慢性肺病、支气管炎、便秘、腹泻、排尿困难、咳喘的患者以及有多次分娩经历的妈妈(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我国国内发病率为0.4%-2.1%,5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占肛门直肠疾病的第6位。)均容易因腹压增高而形成直肠脱垂。

③外伤,如肛管周围的内外括约肌损伤、产伤、直肠肛管手术和子宫切除造成的外伤容易发生直肠脱垂。

④神经系统不全(如先天异常、马尾损伤、脊髓受伤及衰老)的人群,考虑与控便和肛提肌及盆底功能减弱有关。

⑤直肠自身套叠、深douglas陷凹、直肠与骶骨岬不固定、直肠和乙状结肠冗长、盆底和肛门括约肌薄弱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直肠脱垂。

⑥自闭症患者:研究者发现自闭症患者人群中直肠脱垂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直肠脱垂与痔疮有什么区别呢?

①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此时直肠脱垂的体积较大且肛门松弛无力。

痔疮大多是肛周静脉团曲张、缸垫下移而突出肛门。

② 直肠脱垂一般呈环状的粉色组织。

痔疮是在肛外、肛门周围柔软的静脉团块,有异物感且疼痛。

 

若诊断为直肠脱垂,如何治疗?

答: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直肠脱垂引起的不适症状,手术是唯一治愈直肠脱垂的治疗方式。


针对直肠脱垂手术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通过切除或恢复正常解剖来消除直肠脱垂;第二,纠正有关的便秘或肛门失禁等功能异常;第三,避免产生新的肠道功能障碍。


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是国际上治疗直肠脱垂主流术式之一,不仅悬吊脱垂直肠外,而且对盆底脱垂效果佳。LVMR采用腹腔镜进行操作,对盆腔脏器干扰少,不切除直肠,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


多学科讨论后认为:赵婆婆目前诊断重度直肠脱垂并存中度肛门失禁,有明确的手术指证,无明显大手术禁忌症。患者虽高龄,但术前评估完全可以耐受经腹或经肛门手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案包括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以及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如果采用我们中心已经开展近十年的Altemeier术,术后直肠脱垂复发几率稍大,且术后可能出现大便失禁、便秘等并发症的风险。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虽然也需要全麻进行手术,但是手术微创,术后肠功能恢复快,高龄患者也可耐受,且无需切除肠管术后不存在吻合口漏并发症发生。实施了腹腔镜下LVMR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只有不足5ml,手术时间约1小时,腹壁无切口。赵婆婆术后第一天即能下床活动,肛门顺利排气,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一周排便已完全正常,大便后再未见直肠脱垂肛门外,婆婆顺利恢复出院。



王万川主任介绍道: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六院肛肠外科手术团队已经常规开展LVMR术1年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中心在佛山市最先开展该术式,采取腹腔镜进行LVMR,可以安全、顺利实施LVMR手术,既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最重要的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佳。


腹腔镜腹侧补片悬吊固定需使用补片材料来悬吊固定。常规人工合成补片有侵蚀肠管,导致肠瘘、感染、悬吊固定失败的风险。我们在佛山地区率先采用生物合成补片行直肠悬吊固定,并发症、不良反应小,效果确切的优点。


LVMR治疗直肠脱垂的优点主要包括:1.减少了对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对患者术后性功能以及排尿影响少;2.手术过程不切除直肠,不存在吻合口漏风险;3.将补片放置在直肠前壁,可以修复并存直肠前突薄弱位置;4.关闭盆底腹膜时,同时纠正盆底疝;5.对于合并有子宫脱垂的患者,补片固定在宫颈水平,可部分纠正子宫脱垂。


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微创实施,肠功能恢复快,对于大多数高龄患者也可耐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为LVMR是经腹治疗直肠脱垂的国际新术式,虽国内较少开展,但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录入:肛肠科主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