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走进佛山最大急诊科:他们如何与死神赛跑?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 点击数:
摘要:

“叶医生,快来!”2月19日凌晨3点,枕边的对讲机发出声音,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医”)急诊科住院总医师叶朗熙立马起身,套上医用隔离服,快步冲到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一场与死神抢时间的战斗就开始了。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演。在这个佛山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急诊科中,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有序运转,医生们默契配合着完成一场又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接力赛。与此同时,这群医生也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各项工作,薪火相传,共同完成一场人才培养的“无终点”接力赛。

走进南医急诊科,通过与不同年龄阶段医生的对话,了解这些肩负抢救病人于危急重任的医生们如何与死神赛跑、如何成为生命线上的“急先锋”。

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抢救病人。通讯员供图

“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病人是为什么来抢救的”

2小时9次除颤,开展教科书式控制“电风暴”抢救;按压5000次、人工呼吸100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经历过心跳骤停10分钟后,医护人员仍能找到可供注射的血管进行抢救……在急诊科,医生与死神赛跑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以见到。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像电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对于在急诊科一线从业13年的医生吴国新而言却是工作日常。“在急诊科工作,每天都很有新鲜感,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病人是为什么来抢救的。”

其中7年前的一个病例仍让他印象深刻。2016年3月30日22点左右,急诊科来了一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的青年男性病人,他被识别为重症急性胸痛病人。当急诊胸痛抢救小组刚做好术前准备时,病人突发抽搐、丧失意识,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当时作为当值医生的吴国新便快速下达医嘱:“除颤”“呼叫二值”,一场“心肺脑复苏”就开始了。“室颤、准备除颤、充电、离床、安全、放电”“压、01、02、03、04……”,就这样反复23次,历经1小时5分钟,最终成功将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23次除颤”也刷新了当时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纪录。

这一次惊心动魄的抢救,也让吴国新更加明白心梗病人急诊急救流程优化的重要性。事实上,他从2015年起便参与到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改造中,联合南海区内多家医院对医院胸痛中心进行建设改造。目前南海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被评为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未来更致力将心梗救治时间窗向国际标准迈进。

吴国新在为病人检查身体。受访者供图

吴国新在为病人检查身体。受访者供图

如今,吴国新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南海区人民医院EICU医疗负责人。作为南海首个、佛山第四个EICU,该EICU于2022年7月正式启动,至今总病人数达215人次,由南医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团队主导,平均年龄30岁,团队汇聚专业人才,发挥各自所长,集思广益开辟,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

“抢救室主要目标是稳定病患生命特征,而EICU承担着让病人‘脱离生命危险’的重任。”吴国新介绍,EICU承载能力更强、医疗力量更集中、治疗流程更快,是医院应急抢救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更是打通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的关键所在,对于加强危重症患者救治的连贯性、减少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大有裨益,能极大提高南医医院乃至区域危重症抢救和治疗能力。

以青春之名,冲锋急危重症一线

叶朗熙是一名典型的“95后”,2018年入职南海区人民医院,两年前主动申请来到急诊科。2022年9月,他开始担任急诊科住院总医师,俗称“老总”。按照要求,在这半年时间,他需要一周5天吃住都在医院,24小时随传随到。“运气好点的话,晚上就能睡个整觉。”他笑着说自己早已习惯这样以医院为家的生活。

除了“老总”这一身份,叶朗熙还是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团队(以下简称“急诊科青年文明号”)中的一名号手。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创建于2005年,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级青年文明号。急诊科青年文明号既是青年人之家,也是承担佛山市南海区急救任务的医疗团队,目前共有医护人员104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比超过70%。每年急诊量达12万人次,院前急救量约3000人次,抢救量约7500人次。

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抢救病人。通讯员供图

一直以来,急诊科青年文明号注重加强党建引领,团支部平均每年开展10场活动,带领40人次青年走出工作岗位,深入基层,走近群众。疫情发生后,青年号手勇担责任,走在抗疫第一线:参加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抗疫39天、支援佛山市新冠定点收治医院抗疫工作107天、在隔离酒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92天、2021年至2023年间核酸采样人数达10000人次……

急诊科青年文明号也十分注重青年人才培养,通过青年人才专项培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学习、情景模拟演练、学术交流会来打造青年人才培养平台,筑牢青年人才培养奠基石,2021年8月荣获佛山市质量管理成果大赛三等奖,共有12人参与上级技能竞赛,并有11项科研立项和申请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

“青年文明号对我的工作方向引导、工作成果监督起到很大作用,帮助我提高业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叶朗熙说,自己将以青年文明号为指引,严格按照青年文明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平日除了日常临床工作,他会参加青年文明号举办的各项技能学习活动,也曾参加佛山市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等。

青年培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

2022年11月,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承建的南海区5G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平台正式发布,成为全国基层首创5G+区域危急重症救治模式。占地9009㎡,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是佛山市内面积最大的急诊科,这里24小时无间断、超100位医护人员接替作业,院前急救、院内抢救、EICU重症监护有序运转,医生们默契配合着完成一场又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接力赛。

而急诊科人才的培养工程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速度拯救生命,用心守护健康”的急诊科精神和专业技能将通过一代一代的青年人才不断传承和发展。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团队的青年人才也不断担起重棒,接力走在为建设区域急诊急救医疗中心挑起大梁的路上。

1976年出生的蔡阳林,见证了急诊科青年文明号不断发展壮大的故事。2007年,他来到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对于当时“两岁”的急诊科青年文明号来说,他是其中最年轻的号手。如今16年过去,始终坚守在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他,已成为急诊科资历最深的医生之一。

目前,蔡阳林担任急诊科(病房)副主任,平时除了临床工作外,还承担着科研和教学任务,包括培训急诊科内的青年医生、进修医生或进行实习教学。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海星急救培训队的负责人,通过培训青年导师来提升年轻医生的专业能力。“海星急救培训队不仅能提升社区群众接受急救培训的比例,同时也培训了一批能去社区培训急救知识的青年导师。”

海星急救培训队员讲解急救知识。通讯员供图

成立于2017年的海星急救培训队是南医急诊科青年文明号的品牌服务项目之一,主要由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麻醉科、ICU医护人员组成,主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社区非专业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成人心肺复苏、哈姆立克法、止血和包扎等。2020至2022年,海星急救培训队共开展急救知识讲座107次,听众超过7000人;举办救护员培训班71期,培训人员近3500人;助力南海区构建具有特定急救能力的急救网络,让每一千人中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数占比从不足1%提升到10.08%。

“培训也是培养青年医生的重要方式。在这过程中,青年医生能将技能掌握得更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蔡阳林说。


文/南方日报 陈雪婷 肖莎莎


录入:admin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