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元气森林气泡水,0糖0脂0卡-真的好喝不胖吗?
元气森林气泡水,0糖0脂0卡-真的好喝不胖吗?
近期奇幻悬爱剧《司藤》大火,同款元气森林气泡水也持续走红,(图一),引领“无糖饮料”的潮流,已成为当下年轻一代首选气泡水(图二)。这类号称减肥人士的“无糖福音水”,真的0糖0卡0脂”好喝不胖吗?0糖又是怎么做到有甜甜的味道呢?
图一:在影视剧《司藤》中刷屏的元气森林气泡水
图二:“0糖0卡0脂的”元气森林气泡水
什么是无糖?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1]: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 g /100 g(固体)或0.5 g /100 mL(液体),就可标注为“无糖食品”。可见,只要不超过量,都可以叫做“无糖食品”。
为什么无糖还会有甜甜的味道呢?
仔细看看元气森林气泡水营养成分表(图三),不难发现,含有“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所以元气森林气泡水主推的“0糖”概念,并不是真的没有糖,而是加入了代糖,只提供甜味,不产生热量或只少量产生。其中,赤藓糖醇的甜度约为蔗糖60%-70%,三氯蔗糖甜度约的为蔗糖的600-650倍,这也就不难解释元气森林气泡水喝起来是甜甜的啦。
图三:元气森林气泡水的营养成分表
什么是代糖呢?代糖有利于健康吗?
对于嗜甜的人们来说,一边在享受着甜甜的美味,一边又恐慌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及龋齿等疾病的风险。这时候,代糖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甜且没有热量,听着很魔幻,到底健不健康呢?到底靠不靠谱呢?
代糖的概念在国外早已流行开来。最近几年,它才慢慢开始出现在国内各种饮料的配方表上。关于代糖,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产生热量)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营养性甜味剂包括木糖醇、甘露醇、赤藓糖醇、山梨醇等,其热量比“真身”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低,但仍产生一定热量,本质上也属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后,由于代糖在肠道不被吸收,经过小肠时会吸进大量水分,容易造成排矢气和腹泻等[2]。对于非营养性甜味剂,又可分为天然类(甜菊糖苷、罗汉果甘等)和人工合成(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蜜素、安赛蜜等),虽然不产生热量,但有研究表明[3-5],人造甜味剂的过量摄入会引起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改变,进而导致机体出现葡萄糖耐受异常及相关代谢系统紊乱的现象,甚至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也有研究表明[6],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而肥胖和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所以目前对于代糖的食用与安全仍然存在争议。
糖尿病人可以随意喝“元气森林气泡水”吗?
糖尿病人因为体内的糖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其最担心的就是血糖波动。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高糖饮料。建议广大糖友们,如果真的想过嘴瘾,尝点甜头,可以少量食用,但谨记控制量哦!即使代糖没有引起血糖升高,但是它会欺骗大脑,引起食欲增加,让我们进行补偿性能量摄入,最后会得不偿失!
最后,希望大家在面对“0糖0脂0卡”的诱惑时,一定要保持理智。偶尔嘴巴寂寞了,喝些代糖饮料是可以的,如果把它当水喝,还是会存在风险,所以不能过度依赖这些“0糖”饮料,毕竟最健康的养生饮品还是白凉开哦!
参考文献
[1] GB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S].
[2]D Storey, Lee A , Bornet F , et al. Gastrointestinal tolerance of erythritol and xylitol ingested in a liquid[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7, 61(3):349.
[3]高玉婷,张鹏,杜刚等. 人造甜味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7):285-290.
[4] LiauchonakI,QorriB,Dawoud F, et al.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J]. Nutrients,2019,11,644.
[5] Ahmad S Y , Friel J K , Mackay D S . Effect of sucralose and aspartame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gut hormones[J]. Nutrition Reviews, 2020(9):9.
[6] Alsunni A A . Effects of Artificial Sweetener Consumption on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 2020, Volume 13:775-785.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肖洒药师
一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雷露雯副主任药师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