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南医健康>保健知识

保健知识

及早做好心血管病的预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8日 点击数:
摘要:

世界心脏病联合会公布,2005年,全世界心血管病死亡1753万人,癌症死亡759万人,慢性呼吸道病变死亡406万人,糖尿病死亡112万人,心血管病死亡高居榜首。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数据是,在欧洲所有老人中,有50%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防治心血管病已是刻不容缓了。

心脏和血管联成一体,称为心血管系统。心脏居于心血管系统的核心,负责把携带有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角落,浇灌身体各器官组织,为细胞生长、发育、代谢提供能源。血管就是连接心脏的管网,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起自心脏,以后从大到小,不断分枝,最后延伸到达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络状分布,通过这个网络,血液把营养物质和氧气移交给细胞,供其利用;又把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回收到血液中,再沿着相反方向从毛细血管进入小、中、大静脉送回心脏。代谢废物经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有科学家测算过,人体的所有血管网一根一根连接起来,大约有15万多公里长,能围绕地球4周。

如果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通畅无阻,心肌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能量,心脏就能有规律地不停地搏动;如果血管网,尤其是动脉通畅,血液就能循环不息,生命就旺盛。

心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动脉血管,动脉的病变又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简称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弹性变差或消失,管壁变硬,管腔变窄,使流经的器官组织供血减少,造成这些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如发生在心脏,就称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也称冠心病,如发生在脑叫脑动脉硬化等等。

有研究发现,动脉硬化在婴幼儿时期即已开始,在婴幼儿的动脉血管内膜中就已经存在脂质条纹,随着年龄增长,血液中状如粥样的类脂样物质像泥垢一样不断地沉积粘附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腔变窄变细变硬;血液中的胆固醇与动脉管壁中的一种弹性蛋白结合,使血管壁变硬变脆,血管的弹性就降低甚至消失,两者合在一起,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了。

婴幼儿时期,动脉与静脉一样,管壁柔软,弹性好,管腔干净,血流通畅无阻。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发动脉硬化的多因素不断作用影响,动脉硬化就不知不觉地形成。而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认为是由多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脂升高、糖尿病、肥胖等;新发现的危险因素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潜在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等。       

1.氧化应激  人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体内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如在体内细胞中蓄积,就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毒害细胞、损伤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体内具有抗氧化防御功能,能及时把自由基清除,基本保持氧化与抗氧化动态平衡。如不良的生活方式或某些疾病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同时体内抗氧化防御功能能力下降,使氧化能力大大超过抗氧化能力,自由基在体内过量堆积,氧化应激反应过强,导致细胞死亡,组织受损,疾病出现。脂质在动脉血管内的氧化应激,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破裂,最终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脑梗塞就出现。

2.高血脂  高血脂是脂肪代谢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指标,身体不能完全消耗和消除掉,造成血液过于粘稠,日积月累就像自来水管的泥垢一样粘附沉积在动脉血管腔内,使管腔变窄变细。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会与动脉壁中的弹性蛋白结合,加快管壁变硬变脆,导致动脉硬化提早出现。

3.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管压力增大,使动脉长期紧张收缩,造成血管弹性降低,如果血脂又高,动脉硬化则会加快加速出现。不及时治疗,将会引发脑出血或脑梗塞、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高血压肾病等。

4.糖尿病  糖尿病会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引致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就不可避免提早出现,并会累及全身大小动脉,导致诸如糖尿病性眼底病、糖尿病性肾病、冠心病等等。

5.遗传因素  最近美国有两项独立研究揭示,人体内的染色体9P21区域内一种基因变异,可使罹患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显著增加,这种基因易变与遗传有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重度增高,往往与家族遗传有关,且呈家族性分布。不加注意和处理,很快就会出现动脉硬化。

6.饮食不当  多食动物脂肪和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过食精米、精面和甜食,少吃粗杂粮和蔬菜水果,热量过剩造成血脂过高;动物蛋白、肉类、奶类在体内分解代谢产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进食过多会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损害血管,这些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

7.肥胖  肥胖的人不仅体内脂肪过分积存,而且有脂肪代谢紊乱。血浆游离脂肪酸增高,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普遍增高,很快就会沉积在血管腔内,造成动脉硬化。

8.吸烟  吸烟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比较,脑卒中高23.5倍,冠心病高3.5倍。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可使动脉痉挛性收缩,长期吸烟(包括二手烟)血压升高,血管变硬;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又可引起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造成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难以清除掉,就引致动脉硬化;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使血小板凝聚,导致血栓形成。

9.心理不平衡  精神过度紧张、激动,会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血压升高;抑郁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就会造成动脉硬化。

10.动脉血管慢性炎症  各种危险因素都可以诱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引起慢性炎症,使动脉血管腔内不平滑,血中的类脂样物质就会在此沉积,逐渐积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沉积在动脉血管腔内的动脉硬化斑块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在某些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如巨噬细胞释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会溶解斑块,使其破裂脱落,此时原已狭窄的管腔就被堵塞,破裂后的斑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很快出现血栓形成,完全堵塞动脉血管。如发生在冠状动脉,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脑动脉,就是脑梗塞,后果相当严重。此时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治疗,才可挽救生命。

动脉硬化目前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一旦发生就很难遏制其进展,更不能恢复到原来没有病变的状态,只能减缓其进程,防治其并发症,所以预防为主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应从儿童期开始。

预防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出现有如下方法。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现在流行的“富贵病”和动脉硬化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只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这些病都可以明显减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只要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动脉硬化导致的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就可减少75%。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防治心脑血管病最简单、有效、安全而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出现;延缓血管的老化,减慢动脉硬化的出现。

2.戒烟限酒  消除香烟的烟雾对动脉血管的毒害,可减缓动脉硬化的出现。有研究证实,在有冠心病的病人中,吸烟(包括二手烟)的比不吸烟的发生心肌梗死高30倍之多。吸烟可使患冠心病危险增加25%25%的冠心病死亡是由吸烟引起的。所以戒烟是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戒烟1年可使冠心病危险降低50%15年后死于冠心病的危险等同于不吸烟者。

酒精会刺激心脏,引起心脏收缩,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会引起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应限之。

3.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  这既可增加心脏储备功能,又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搏强而有力,流经动脉的血流加促加快,就不断地冲刷血管腔,清走血管中的类脂样物质。运动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这种胆固醇可以把积留于管腔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类脂物质溶解清走,有利于恢复动脉的弹性和通畅。所以长期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是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统计,从事体力劳动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脑力劳动者低40%,坚持有氧运动者比不运动者,心血管病死亡率低33%。美国心脏学会报告,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保护人的血管内皮细胞,避免因年龄增长而导致血管老化,并能使老年人的血管变得像年轻人一样好。运动可使血管变得年轻。

4.把高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治疗,把过高的血压降下来,减缓动脉硬化进程,减缓心脑血管病出现。如能把血压降至理想血压范围(125/85毫米汞柱)就最为理想,可以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5.控制好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必须控制好饮食和适当运动,并应根据其自身情况,遵照医嘱口服降糖药物,或用胰岛素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血脂高也应服用降脂药物,把血脂降至正常,就可减缓动脉硬化和并发症的出现。

6.防止肥胖  肥胖是动脉硬化的温床,减肥消脂是防治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的有效办法。科学健康的减肥方法是节食加运动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公认的减肥办法是每天少吃500千卡热量的食物。多食低热量、低脂肪、高食物纤维素的粗杂粮和水果蔬菜,这既能保持饱食感,又可以把多余的脂肪和糖分排走。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慢跑、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且随运动时间延长,效果累增,能消耗体内脂肪。如节食加运动结合,就能控制热量过剩,消耗体脂,体重就会明显下降,减肥就会成功。

7.合理饮食  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是防治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防止、减轻和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主食应粗细粮搭配,摄入的热量应根据身体所需,量出而入。肉类以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为主,但也不能多吃,因为肉类、奶类、动物蛋白在体内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过多食用则会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直接损害动脉血管壁。研究发现,B族维生素中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混合物,能清除高同型半胱氨酸,保持血管壁免受其害。所以在进食肉类、奶类、动物蛋白时,需同时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粗粮、豆类、鱼贝类及动物肝脏。多吃鱼类和豆类,少食动物脂肪和内脏。油脂以植物油为主,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芝麻油等,最好轮换着吃。它们都含有较丰富的亚油酸ω-3、ω-6,能直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们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在体内可转化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清除动脉硬化斑块有好处。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不应超过5g。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以取得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素。所食品种应均衡多样化,保证各类营养齐全。

常吃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因为它们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防止动脉血管内皮发炎,减少类脂物质在血管腔内沉积,保护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多吃豆类尤其是黄豆及其制品,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和豆固醇,以及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等物质。卵磷脂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保持其悬浮状态,阻止其在血管腔内沉积。豆固醇可置换血中的胆固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雌激素异黄酮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成,并可清除自由基,保护动脉血管,防止动脉硬化。

蔬菜水果中有大量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最好的碱性食物,能保持血液呈碱性,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维持动脉血管的弹性,改善循环。叶酸能扩张血管,尤其是末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矿物质中的钙、镁、铜、钾、硒等可保护心血管。美国哈佛医学院弗兰克博士研究证明,多吃柑橘、卷心菜、花椰菜、甘蓝等蔬菜,可降低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补充钾和镁可以保护心肌细胞,从而使美国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0%

8.心理平衡  瑞士专家证实,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保持愉悦的心境,可延缓血管老化,已产生代谢紊乱的血脂可恢复正常,使血管紧张收缩的儿茶酚胺分泌降低,有利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

9.调脂  血液中的脂类物质称为血脂。它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定出其适合范围:TC5.18mmol/L(毫摩尔/升)(200mg/dl(毫克/升))(下同),LDL-C3.37130),TG1.76150),HDL-C1.0440);边缘升高:TC 5.186.18200239),LDL-C 3.374.13130159),TG 1.762.26150199)。前三者增高都称高脂血症。过高的血脂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元凶,因它们会沉积在动脉血管腔内,引起动脉硬化,故称之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好胆固醇”,因它颗粒小,密度高,可以自由进出动脉血管壁和动脉硬化斑块,能把沉积在血管腔中的“坏胆固醇”溶解清走,并运回肝脏,通过胆汁,排入肠道,从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好胆固醇”又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美称。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70%80%是由肝脏制造的,为内源性;从食物中来的只占20%30%,为外源性。甘油三酯部分从食物中来,重度增高多与糖尿病、肝病、慢性肾炎和遗传有关。目前已有很多证据证明,食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人体内血脂水平有直接影响。

轻度高脂血症,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适量有氧运动来达到降脂的目的。中、重度高脂血症,一定要控制好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病、慢性肾炎,同时应服用降脂药物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已有动脉硬化血栓史者,特别是心肌梗死者,应把血脂控制在TC3.1120),LDL-C2.0780),再发梗死的机会会明显减少。但要注意不能降得太低,如降得太低,心肌梗死、脑梗塞会下降了,但脑出血和癌症却会增多,脑神经细胞传导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影响了智力,老人容易出现老年性痴呆。所以降脂要掌握个度,不能矫枉过正。

降低“坏胆固醇”的同时,更应注意提升“好胆固醇”。研究发现,“好胆固醇”降低与冠心病发生有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好胆固醇”每升高1毫克,冠心病风险会降低3%,而“坏胆固醇”每降低1毫克,危险因素仅降低1%

 “好胆固醇”虽然主要由肝脏制造,据报道,有些食物也可提升它。

⑴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花椰菜、绿叶青菜、鲜枣、猕猴桃、柑橘、苹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E和泛酸的食物,如青豆、蚕豆、豌豆、香瓜子、黑芝麻、土豆、橘子和鸡蛋等。这些食物都可提升好胆固醇。

⑵每天早餐吃一碗燕麦粥,持续8周,就可使坏胆固醇降低,“好胆固醇”也随之上升。

⑶用大豆及其制品代替肉类和乳品,仅3周就可以减少“坏胆固醇”,“好胆固醇”上升。

⑷黑芝麻中的芝麻素可降低“坏胆固醇”,其效果可与降脂药物媲美,还可使“好胆固醇”提升,且安全无副作用。

⑸每天吃半个生洋葱,持续8周,可使“好胆固醇”上升,同时可能降低“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煮熟吃则效果差。

⑹常吃富含EPADHA的深海鱼类,如鲑鱼、沙丁鱼、金枪鱼、大马哈鱼、鲱鱼、鳟鱼等,可有效地提升“好胆固醇”;每周吃2次清蒸鲑鱼(3两),持续8周,“好胆固醇”可上升。

⑺橄榄油除可降低“坏胆固醇”外,还能提升“好胆固醇”。

⑻香菇既能降低“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又能提升“好胆固醇”。

⑼一天坚持喝3杯橘子汁,“好胆固醇”可上升,同时诱发冠心病的同型半胱氨酸也降低。

⑽绿茶中的儿茶素等酚类物质,可提升“好胆固醇”。     

10.有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变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阿斯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丙丁酚等药物,可降脂、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硬化斑块。

天然的植物营养素是最好的抗氧化食物,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抗氧化营养素有:

⑴多酚类。茶叶、坚果、草莓、红葡萄等含量最丰富。

⑵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在番茄、胡萝卜、南瓜、红薯、玉米、樱桃、芒果、杏、桃等红色、黄色蔬菜水果中含量最丰富。

⑶植物雌激素异黄酮。黄豆含量最丰富,苹果、柑橙类水果、全麦、谷物、种子中含量较多。

有冠心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经过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冠心病最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原因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强的寒冷刺激,这些均会导致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发生冠状动脉缺血,血栓形成和致死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最易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是:一年之中,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一周之中,以星期天、星期一发病率最高;一天之中,以早上6点~11点发病率最高。这三高又被称为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魔鬼时间,这可能是人体的生物代谢周期与自然界的变化互相影响有关。有冠心病的患者,平时应远离吸烟,注意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应遵医嘱长期服药治疗。有血脂高的应把血脂降至TC4.14160),LDL-C2.6100)以下。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应同时积极治疗。

录入:admin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