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患者的故事(2)-重塑璀璨的生命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3日 浏览次数:

南医创伤中心是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单位,而骨三科是创伤救治中的重要一环,除了救治生命,我们还承担着病人的康复及转归。因此骨三科成为了患者从创伤到回归社会、家庭的重要港湾。

一个寻常的上午,骨三科接到通知,要从EICU转入一名年轻男性。该患者因车祸致全身多发骨折,已顺利完成手术,病情稳定。作为责任护士的我立即备好床位及用物迎接患者。

当时我第一眼看到他时,映入眼帘的便是消瘦的身体上插着各类管道--鼻肠管、气管切开管、尿管、中心静脉管道等等。他情绪躁动,被约束带约束着的双手不停地拍打床栏,无助的眼神四处张望。看着他在这风华正茂的年纪却不幸遭受这么严重的创伤,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怜悯之情。

随后,经过交接病情及查体后,我了解到,小李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因为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诊断左颞叶大脑挫伤伴出血、鼻骨骨折、右股骨外髁骨折、尺桡骨骨折、创伤性湿肺、多处面部挫伤等26个诊断,当时急诊出车接回我院,马上急诊手术行左侧翼点入路开颅、视神经减压术+颅底重建术,左上肢及右下肢行内固定手术,现左上肢石膏固定,左手肌力差,手指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颅脑术后,小李不能自行进食,每天只能通过鼻空肠管道输送营养液获得营养。因为留置气管切开管,所以暂时不能言语。持续静脉泵推注镇静镇痛药物。

鉴于小李的病情复杂,我们邀请多学科协作,建立快速康复方案,根据小李存在的问题逐一攻破。请康复科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协助肢体功能训练;与营养科沟通制定饮食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同时护士加强心理护理。在康复的日子里,小李他从一开始卧床不起到床边坐起,再到扶助行器站立。从气管切开封闭训练到拔除气管切开管。饮食方面,经过评估小李存在吞咽的隐性误吸,我们请康复科进行吞咽训练,直至拔除鼻肠管经口进食。功能锻炼方面,我们指导他如何借助助行器患肢不负重行走,加强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

经过医、护、患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李终于迎来出院的好消息了。这时小李已经能独立使用助行器下床行走了,气管切开管道也拔除了。小李可以自己发音了,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对他的救治。小李的母亲为了感谢医护人员,送了两千元红包,我们全款退还给家属。出院前任主任、林护士长和曾医生给小李送来了爱心牛奶,祝他出院后早日康复!

再一次见到小李是一个月后他回来复诊,整个人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开心地向我们展示他的恢复情况:上下肢的功能恢复很好,已经不再使用拐杖支撑走路了。接下来就是手部的精细运动方面的锻炼。他对目前的康复状态非常满意!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这句流传千古的俗语,道出了医学的本质——它不仅仅是技艺,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作为创伤骨科,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严重的创伤病人,小李是这类病人的缩影。我们将集合医、护、康等学科力量,与患者携手共进,让创伤患者从身、心、社、灵等方面全方位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焕发生命中那份独特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