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脑血管“走错路”时,会发生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9日 浏览次数:

在人体错综复杂的血管网络中,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一种相对罕见却极具挑战性的脑血管疾病。它如同脑血管系统中的“非法通道”,让动脉血未经正常毛细血管床直接涌入静脉系统,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大脑中的“血管短路”

202412290107152118.Png

202412290107150927.Png

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指(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硬膜上的动脉与静脉出现直接交通的一类血管性疾病,主要或全部由硬膜动脉供血,引流至静脉窦、硬膜或蛛网膜下隙的静脉。

流行病学

①发生率:占所有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

②年龄:多发生于成年人,60%的病人在40-60 岁之间

③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④特点:

起病隐匿,初期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

如为儿童 DAVF,则多为高流量型,且具有多发、侵袭发展的特点,病情复杂

⑤发生部位: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但以海绵窦、横窦、乙状窦、小脑幕及上矢状窦多见


DAVF与哪些因素有关?

静脉窦炎或栓塞:在正常动静脉之间存在毛细血管网,这提示在硬膜上存在一种动静脉直接通路。正常情况下,该血管完全闭合,而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静脉窦炎或栓塞时,静脉回流受阻,静脉窦压力增高,使这一通道开放,形成DAVF。

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好发于女性,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时,脑膜动脉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并扩张迂曲,加上血流的冲击,易与静脉形成瘘。

颅脑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可能会导致局部脑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硬脑膜动静脉瘘。

感染: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身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血管壁损伤,从而引起硬脑膜动静脉瘘。

其他疾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发生也与一些原发性疾病有关,最常见的原发性疾病是静脉窦炎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DAVF的常见症状

01搏动性耳鸣和颅内杂音

搏动性耳鸣和颅内杂音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常见症状之一。耳鸣通常与脉搏同步,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失眠,杂音呈轰鸣音,持续性,与心搏同步,常在同侧。

02头痛

多表现为持续钝痛或阵发加重的偏头痛,有时疼痛也可能放射至眼眶部位。

03颅内压增高

一些因素造成静脉窦阻住了,静脉不能往回流动,也无法反方向流动到软脑膜静脉,影响脑脊液吸收,进而增高了颅内压。表现为呕吐、视盘水肿、进行性痴呆等症状。

04颅内出血

主要是皮质引流静脉出现破裂,可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或血肿,脑内出血或血肿。

05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这取决于受累的脑组织部位,出现语言、运动、感觉、精神或视野障碍,以及癫痫、共济失调和眩晕等症状。

06其他症状

还有可能出现视力变弱、看东西出现重影、脊髓功能障碍等表现,同时高流量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特别是婴幼儿,还会造成心脏损害。


DAVF怎么预防?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避免外伤:

远离打架斗殴等可能导致外伤的情境,同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减少车祸等意外受伤的风险。

早期干预:

对于存在硬脑膜动静脉瘘风险的人群,如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孕妇,应在妊娠期间戒烟、限酒,避免各种感染,以及可能导致代谢紊乱的疾病,如食物中毒、妊娠期糖尿病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了解硬脑膜动静脉瘘,是迈向健康的第一步。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增强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鼓励更多人关注自身脑血管健康,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健康是生命之本,从认识到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