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南海区医药队伍的建设,提高南海区医务人员对血栓和出血风险的识别能力,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举办了《抗血栓药物围手术期管理学习班》(佛山市继续教育项目编码20241301007)。
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洁主任致辞,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药学部主任杨西晓、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叶林虎、临床药学科科长雷露雯、药品采购科科长余靖华等共同主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副主任莫小兰做了题为《机器学习建模探索临床免疫用药问题助力儿童精益用药》的精彩授课。她阐述了如何通过多组学整合思路并联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免疫性疾病的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发现多种影响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的生物标志物,对儿童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实现途径,其不断从数据中创造新的知识,以预测患者疾病的个体进程,识别表型或支持治疗决定,可以弥补传统统计学的缺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学领域。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雷露雯科长从抗凝药物的PK/PD、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三方面讲述VTE防治过程中的药物使用。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药学部陈翔副主任药师分享了如何利用品管圈,提高骨科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治VTE的合理率,从主题选定、现状把握、对策拟定到实施与检讨一步步深入探讨了临床药师如何利用质量管理工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药学部莫迪威副主任药师分享了一例血透患者合并VTE的抗凝治疗案例,介绍了临床药师在诊疗中的参与过程,尤其是在特殊人群中药物的选择及剂量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VTE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本次学习课程安排丰富,内容切合工作实际,为佛山市同行提供了新理论、新见闻,切实提高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未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药师将致力于临床合理用药,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