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两极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病人交替出现抑郁和狂躁两种极端情绪,也可能混合发作。发作期间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著名画家梵高去世后,医学界推断梵高很可能是罹患了双相障碍。为了纪念他,亚洲双相情感障碍网络、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及国际双相障碍学会联合发起倡议,将每年的3月30日(梵高的生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World Bipolar Day),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疾病,理解包容双相障碍患者。
双相的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
01 急性治疗期
指的是治疗开始的6—8周,这个阶段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确保患者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02 巩固治疗期
指的是急性治疗期以后的3个月之内,这个阶段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防止症状复燃、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此阶段的主要治疗药物剂量一般应维持急性期水平不变。如无复燃,即可转入维持治疗期。
03 维持治疗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预防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根据复发次数而定。维持治疗期药物的剂量应与治疗剂量相同,或可略低于治疗剂量,但应定期随访观察。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率较高,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坚持全病程治疗,不可随意自行减药、停药。如已接受疗程治疗的患者也不能一下子就把药停掉,而是要遵医嘱慢慢地减量,慢慢地停,边减量边观察,如果症状加重,可能还需要把药量加回来。另外,停药要注意时机,尽量不在面临重大事件或压力性事件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