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炎的定义
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及饮食的无规律性,许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性病变,胃炎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比较常见。包括急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手术后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电冰箱胃炎、巨大肥厚性胃炎等。
二、胃炎的症状
1.胃痛
2.食欲减退
3.嗳气
4.恶心呕吐
5.呕血与黑便
三、治疗胃炎的主要药品和分类
消化系统类药物是指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一般有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等。
1.抗酸药:中和胃酸,缓解胃痛。这类药物包括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镁等。
2.抑酸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 H2 受体拮抗剂。
3.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的药物有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
4.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主要包括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四、服用治疗胃炎药品的注意事项
1、胃肠促动力药:常见有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胃肠壁,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通常建议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需注意过度饥饿或进食不足者不宜服用;
2、胃肠黏膜保护药:常见有胶体果胶铋胶囊、硫糖铝咀嚼片等。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以隔绝胃酸、胃蛋白酶对胃肠道黏膜的损害,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服用时建议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需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及儿童不宜长期服用;
3、调节肠道菌群药:常见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乳酸菌素片等。此类药物主要是调节肠道菌群,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腹胀、慢性腹泻等疾病。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4、抑制胃酸分泌药:常见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或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建议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需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及儿童不宜长期服用。
五、胃炎的日常调理
1、饮食调理:胃炎患者可以吃清淡、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粥、鸡蛋羹、稀饭,以及牛奶、瘦肉等,不吃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例如油条、火锅等,并且注意饮食规律。
2、生活调理:注意不要吃太凉的食物,如凉米饭和凉菜,也不要吃太烫的食物刺激胃。而且在吃饭时,应注意细嚼慢咽。此外,还应去户外做一些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慢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