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冠状,故称为冠状动脉。这条血管也随同全身血管一样的硬化,呈粥样改变,造成供养心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即为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多数人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工作、学习、生活均如常,但常有心肌缺血的征象,如感到心前不适,或者乏力的症状,虽症状很轻微,但若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会发现心肌缺血情况,可以尽早预防。有的病人症状比较明显,经常出现胸骨后或左心区疼痛,多呈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说明心脏已有供血不足的情况。如急性发作时则心前区剧痛,脉微,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等症状,说明有心肌梗塞,应尽早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所以中老年人应经常做心电图检查,防止发生意外。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
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把冠状动脉想象成一根水管,水管内变得不光滑后,各种杂质就容易堆积,久面久之,水管就可能发生堵塞。
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除了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控的因素外,还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酗酒、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可控因素,对以上可改变因素进行积极防控,将有助于防治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