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肿瘤四区正式开科,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肿瘤治疗先进手段,致力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肿瘤综合诊疗能力和学科水平,助力建设国内一流综合癌症示范中心,让99%的大病重病不用走出南海。
01
带来更多肿瘤治疗手段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
肿瘤四区引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廖旺军教授等多位高层次人才,现有医护技等专业技术人员22名,其中医疗系列高级职称5名,初中级职称17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目前展开床位47张,科室由门诊、病区、微创诊疗介入室和专科实验室组成。
肿瘤四区主任曾薇介绍科室情况
肿瘤四区主任曾薇介绍,科室主要开展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超声介入诊疗、内分泌治疗等。同时,科室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承接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已围绕肿瘤微环境评价与个体化免疫治疗、肿瘤动态演进与耐药、肿瘤微环境改造与临床疗效的改善开展了十余项临床研究。
其中,实体肿瘤的个体化免疫治疗、药物治疗的再挑战和肝脏原发及继发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等,都是肿瘤四区独特的优势。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实体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同时与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肿瘤四区患者沈伯就是得益于肿瘤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才能够转危为安。
沈伯今年79岁,2019年发现肾肿物,辗转于北京各大医院,因合并多种疾病未能确诊,从而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今年3月,他因全身乏力来到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急诊就诊。入院时患者已经是恶病质状态,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重度肾性贫血、休克、慢性心功能衰竭,沈伯一度认为自己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
然而,经过肿瘤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患者终于明确诊断"右肾盂尿路上皮癌",并进行抗肿瘤治疗、血液透析、多次输血,患者从死亡边缘救治成功。目前患者状态良好,贫血得到极大改善,肾功能基本恢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
“在南医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我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现在竟然可以下地,这都是医生护士们的努力,他们的态度和技术都很好!真的太感谢了!”沈伯满怀感激之情。
还有许多像沈伯一样在肿瘤病区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他们的健康就是医护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曾薇表示,接下来,肿瘤四区会积极与国内先进肿瘤单位开展沟通合作,力争把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带到肿瘤四区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02
强化治疗手段和临床研究
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综合癌症示范中心
作为南海乃至佛山最早开科的专科,自2003年成立以来,肿瘤科一直都是南医的王牌学科。20年磨一剑,目前肿瘤科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医疗水平,细分发展为肿瘤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是佛山市、南海区“十四五”重点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佛山市科技局鼻咽癌研究中心,牵头成立“南海区肿瘤防治网络联盟”,是广东省第一批市、县级癌症防治中心(佛山市南海区癌症防治中心),南海区高质量发展医学领军团队。
2021年,区人民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医协议,打造大湾区乃至国内知名的以癌症和急危重症诊治与研究为特色的品牌医院,倾力建设华南理工大学综合癌症中心。
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院长关紫云致辞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院长关紫云提出,肿瘤四区要以癌症综合防治为抓手,以高层次人才引入为契机,不断补强补齐肿瘤治疗的先进手段,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引领全区肿瘤医学水平跃升,朝着更高学科建设和国内一流综合癌症示范中心的目标奋力发展,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