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媒体聚焦
携手抗“帕”!南海区人民医院“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展现医学人文关怀
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佛山市医师协会联合南海区人民医院(简称“南海医院”)举办“携手抗帕,共筑希望——医学人文与科技赋能全程关爱”主题义诊活动,现场通过全病程管理、体医融合、神经调控技术展示及人文关怀实践,为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全方位健康服务,帮助患者早诊早治,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传递医学“人文+科技”力量。
“携手抗帕,共筑希望——医学人文与科技赋能全程关爱”主题义诊活动现场
<p 以患者为中心
打造帕金森一体化诊疗体系
南海医院在2023年2月成立南海首个神经医学中心,覆盖所有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重点建设的帕金森病诊疗中心,被授予“中国帕金森病基础中心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是佛山市首家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
帕金森病的管理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覆盖全周期的全链条治疗管理。南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国华介绍,当前,医院已经构建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帕金森病全链条管理体系,依托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未来还将继续深入构建“全病程管理、多学科模式、技术先进”三维诊治体系。“尽力减少药物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鼓励患者以健康心态面对疾病,是我们一直在做的。”
南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国华现场开展科普讲座
活动现场,多名帕友及家属交流分享了抗帕经验及DBS治疗前后的心路历程。40岁的梁先生(化名)在7年前罹患帕金森病,饱受病痛折磨,经过南海医院神经内科团队严格评估后,他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症状显著改善,“现在我每天都可以慢跑2公里。”梁先生表示,自己希望能帮助更多“帕友”,他主动加入了医院志愿者队伍,实现了从“患者”到“助人者”的转变。黄先生的妻子孔女士(化名)同样在南海医院接受了DBS手术并恢复正常生活,黄先生表示:“感谢南医神经医学中心团队,有世界级的先进设备,有专业负责的医生团队,有耐心温暖的医疗环境,让我们家属感到信赖,感到温暖!”
当前,帕金森病患者群体在不断扩大,按发病率计算,佛山市约有超过2万名帕金森病患者,相当一部分患者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诊治形势相当严峻。
南海医院院长关紫云介绍医院防治帕金森病下阶段战略规划
“南医始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发展血脉。”南海医院院长关紫云表示,作为南海区唯一能独立完成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单位,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手术量位居佛山首位,引领佛山神经调控技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下阶段,医院要深化“医联体+互联网”模式,让优质资源下沉至基层,依托国家级帕金森病中心,推动诊疗标准规范及革新,探索“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家门口”优质诊疗服务。
点亮希望之光
医学人文与科技赋能共抗“帕”
义诊现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中医科、全科医学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营养科、护理部组成专家团队联合义诊,提供一对一咨询、平衡功能评估、血压测量等服务,并为患者发放《抗帕词典》及康复礼包,通过线下问诊、线上社群的形式提供详细健康指导。
义诊现场提供线下问诊服务
借助神经调控技术、中医特色疗法等创新手段,活动邀请佛山市太极拳协会专家带领练习专为帕金森病设计的“八段锦(帕友篇)”,帮助“帕友”通过舒缓动作改善肢体僵硬和平衡能力,“VR全生命周期体验馆”也在当天开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人的生命发展全过程,让市民群众亲身体验,开展生命教育。
“八段锦(帕友篇)”现场演示教学
“今天的义诊活动是医院医学人文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着医学对生命的态度,南海医院人文服务部主任兼任医学人文研究办公室主任陆巧葱表示,医院已出台《医学人文与优质服务建设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全院科室围绕人文环境、精益管理、医患沟通、示范病房等方面重点发力,让患者真切感受到关心、关爱以及关注。
南海医院党委书记巫祖强发出“全力建设人文医院”强大信号
科技赋能是点亮患者希望的坚实基础,而人文关怀则是现代医疗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在全学科、全环节践行医学人文,打造一个有温度的人文医院,让每一位患者成为我们的朋友。”南海医院党委书记巫祖强表示,医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社会、回归生活,作为佛山市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主委单位,南海医院积极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就医环境,不仅在硬件方面打造舒适的治疗流程,在软件方面构建“全病程管理”服务体系,更是始终将患者的需求置于首位,“希望每一位患者来到我们医院能忘却病痛,得到尊重,成为我们的朋友。”
以医学人文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羽翼,本次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的延伸,更是一场爱与希望的传递,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使命,为广大帕金森病乃至各类疾病的患者点亮前行之光的生动实践。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刘怡欣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徐富锋
通讯员 李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