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常识
当妊娠遇上甲亢:如何守护“烦躁”的孕妇
一、什么是妊娠期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妊娠期甲亢通常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现或发生的甲亢,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Graves病,也叫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此外,部分孕妇在妊娠早期由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情况多数为生理性的,称为妊娠一过性甲亢。
二、甲亢对妊娠的影响
甲亢如果控制不佳,可能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对孕妇而言,可能出现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心律失常、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对胎儿来说,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甚至胎儿甲亢或胎死宫内。因此,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三、妊娠前的准备(备孕阶段)
若女性有甲亢病史,建议在计划怀孕前进行充分评估,确保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Graves病患者在备孕前应尽量停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或选用副作用较小、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如丙硫氧嘧啶(PTU)。此外,建议进行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检测,因为该抗体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理想的情况是:病情稳定、药物剂量最小或已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怀孕。
四、孕早期(1~12周)的治疗与管理
妊娠早期是胚胎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胎儿最容易受到药物影响的阶段。此时如果甲亢症状轻微,且为一过性妊娠甲亢,则一般无需使用抗甲状腺药,仅需密切观察和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但若为Graves病等明确诊断的甲亢,则需谨慎使用丙硫氧嘧啶(PTU),因其对胎儿相对安全。应避免使用甲硫咪唑(MMI),因为有致畸风险。
五、孕中期(13~27周)的治疗调整
进入孕中期后,胎儿器官发育相对成熟,丙硫氧嘧啶对胎儿的风险增大,此时医生通常会评估是否将PTU转换为MMI。药物剂量应以最低有效剂量为原则,控制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下限,以减少对胎儿甲状腺的抑制。孕中期是病情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仍需定期监测母体甲功和TRAb水平。
六、孕晚期(28周后)及分娩前的注意事项
孕晚期需关注TRAb是否升高,因为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甲亢。若TRAb显著升高,需联合产科、新生儿科密切监测胎儿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可行胎儿B超评估有无甲状腺肿大、心率加快等表现。分娩前后若甲亢控制良好,通常可以顺利分娩。产后应继续随访母体和新生儿的甲功。
七、温馨提示
妊娠期甲亢并非禁忌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规律随访。
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应在内分泌科及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注意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与过度劳累。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TRAb、胎儿发育情况是管理的核心。
妊娠合并甲亢就像一场需要精细调控的"激素交响乐",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严密的监测管理,90%以上的准妈妈都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记住,医患携手是战胜疾病的关键,按时复诊、规律用药、保持信心,您和宝宝定能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