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小纽扣,大作用,化疗患者的“臂”经通道!
近日,34岁的刘女士不幸确诊了左侧乳腺浸润性癌,并且已经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根据穿刺的病理结果和相关指南,刘女士需要先行8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对于化疗选择静脉通路方面,她表示忧心忡忡!
综合评估患者的肿瘤以及全身情况后,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乳腺外科二区团队情况,决定为患者留置右上臂输液港。完善术前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全血生化项等检查,术前做好术侧腋窝备皮、评估血管、定位,2024年6月7日,在乳腺外科二区陈庞洲主任和护士的医护合作下完成刘女士的右上臂输液港植入术。陈庞洲主任动作精准,穿刺、扩皮、置管、制作囊袋,一气呵成,全程不到一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行胸部DR检查提示输液港末端位于T6,位置合适,患者无不适。
上臂输液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静脉治疗水平又踏上一台阶,为患者提供新的输液通路,让肿瘤患者治疗提供多一种选择。
常见的输液通路:
钢针 | 留置针 | 中线导管 | CVC | PICC | PORT |
一次性 | 72-96H | 1-4周 | 2周 | 1年 | 终身 |
外周浅静脉 | 外周浅静脉 | 贵要静脉 头静脉 肱静脉 |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 要贵镜面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
外周浅静脉 | 外周浅静脉 | 腋窝水平 | 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或CAJ | 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或CAJ | 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或CAJ |
什么是上臂输液港?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IVAP):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上臂港,又称上臂植入式给药装置,有一根输注导管与港体相连接构成。整个系统完全埋入皮下,是可以长期、间歇性进行静脉输注药物的通路系统。上臂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之一。
哪些人合适植入上臂输液港?
1. 预期化疗周期大于3个月的患者。
2. 因疾病原因不能留置胸壁输液港的患者。
3. TPN及其他高渗性液体的输入。
4. 其他静脉治疗如:输血、抽血、输入抗菌素、普通静脉输液等。
对比胸壁输液港,上臂输液港的优点有哪些?
1. 港座型号小,切口小更美观,位置更隐蔽;
2. 减少皮下隧道对皮下组织的损伤;
3. 不影响胸部放疗拍片等;
4. 减少导管在颈部引起的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不适症状;
5. 并发症:有效避免胸壁港血气胸、夹闭综合征、底座外露、导管脱落;
留置上臂输液港的注意事项:
1. 治疗间歇期管道需要每四周维护一次。
2. 日常生活、工作、家务不受影响;
3. 避免同侧肢体提重物大于5KG,及过度活动;
4. 避免剧烈外展动作,如引体向上、托举哑铃、打球、游泳等活动度较大的体育锻炼。
5. 避免紧身衣服在港座区域的摩擦,避免重力撞击、压迫注射座。
6. 局部、同侧上肢出现浮肿、疼痛、发热等症状要警惕血栓形成,应及时回院检查。
7. 建议每3-6个月常规复查胸片及B超。
8. 观察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畏寒,或者是注射座位置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回医院处理,排除相关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