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医疗常识

涨知识--自体输血知多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点击数:
摘要:


输血治疗是临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血液制品是挽救疾病伤者的重要医疗资源,需准备充足的血液,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近期,临床用血供应日趋紧张,除了输异体血液,我们还可以开展自体输血。以下就是自体输血小知识,大家快来了解一下吧。

01什么是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输血方法的一种,即将接受手术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预先或在术中采集、贮存,再回输给受术者。  

02这种输血方法始于何时?

 自体输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自身输血比例在择期手术已占临床输血量60%以上。我国的献血法对自体输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03自体输血有哪些好处?

202406260818360557.Png

自体输血好处很多。

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更安全,可以杜绝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艾滋病等。

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发生溶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输血引起的心肌损伤、细菌污染、过敏反应、大量输血后凝血病等风险。

可以减少血液浪费,缓解血源紧张;解决特殊稀有血型的供血问题;使用方便、及时快捷,有利突发大出血又未备血病人的抢救。 

04哪些人适宜自体输血?

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都适合自身输血。 

05哪些人不宜自体输血?

严重贫血者,凝血因子缺乏者,癌症患者,有脓毒血症、菌血症、感染、污染伤口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出血及血压偏低者,糖尿病患者,肝、肾、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等,不宜自体输血。 

06如果准备作自体输血,怎样采血?

202406260818366910.Jpeg

什么时间采血? 自体采血方式主要有3种:

①预存式:即在手术前提前采血。主管医生开出医嘱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由输血科医生于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采集血液保存在输血科的专用贮血冰箱(2-6℃),于手术当天进行回输。

②稀释式: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如手术超过6小时,血液需保存2-6℃冰箱),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③术中回收式: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07手术前采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只要按自体输血适应症的要求选择病例,作好准备,采血方式得当,是不会影响病人健康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全身血液占体重的8%,如果采400—600毫升血,只占全身血液的1/10左右;人体还有脾脏、肝脏这两个“小血库”,当周身血容量减少时,它们会立即将储存的血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去。所以,小量采血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不会影响健康

 

录入:输血科通讯员 编辑:admin